“一騎挾二兒”出自宋代林景熙的《蔡琰歸漢圖》。
《蔡琰歸漢圖》
宋代 林景熙
文姬別胡地,一騎輕南馳。
傷哉賢王北,一騎挾二兒。
二兒抱父啼,問母何所之。
傍鞭屢回首,重會知無期。
孰云天壤內(nèi),野心無人彝。
凡物以類偶,濕化猶相隨。
穹廬況萬里,日暮驚沙吹。
惜哉辯琴智,不辯華與夷。
縱鄰形勢迫,難掩節(jié)義虧。
獨有思漢心。
寫入哀弦知。
一朝天使至,千金贖蛾眉。
雨露洗腥瘢,陽和變愁姿。
出關拜漢月,照妾心苦悲。
妾心倘未白,何以覲彤墀。
狐死尚首丘,越鳥科南枝。
如何李都尉,沒齒陰山陲。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陽,號霽山。溫州平陽(今屬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愛國詩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釋褐成進士,歷任泉州教授,禮部架閣,進階從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隱居于平陽縣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撿拾帝骨葬于蘭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從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際詩壇、創(chuàng)作成績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溫州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詩人。卒葬家鄉(xiāng)青芝山。著作編為《霽山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