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導率是表征物質傳導熱量能力的物理量,其單位是瓦特每米開爾文(W/(m·K))。它表示在單位時間內(nèi),通過單位面積、單位厚度的熱量傳遞速率,反映了物質內(nèi)部熱量的流動特性。熱導率的大小直接關系到材料的熱傳導性能,熱導率高的材料是優(yōu)良的熱導體,而熱導率低的是熱的不良導體或熱絕緣體。
熱導率的定義基于傅立葉定律,即在物體內(nèi)部垂直于導熱方向取兩個相距1米、面積為1平方米的平行平面,若這兩個平面的溫度相差1K,則在1秒內(nèi)從一個平面?zhèn)鲗е亮硪粋€平面的熱量就規(guī)定為該物質的熱導率。
熱導率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物質的種類、材料成分、溫度、壓力、密度等。例如,純金屬和大多數(shù)液體的熱導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,但水例外,其熱導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。
熱導率在工程計算中非常重要,用于設計高溫熱工設備、計算砌體厚度、溫度分布及熱損失等
熱導率如何影響材料的選擇?
熱導率與材料成分有何關系?
溫度變化對熱導率有何影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