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拳墺伏東武小”出自唐代元稹的《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。
《酬鄭從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,次用舊韻》
唐代 元稹
海亭樹木何蘢蔥,寒光透坼秋玲瓏。
湖山四面爭氣色,曠望不與人間同。
一拳墺伏東武小,兩山斗構(gòu)秦望雄。
嵌空古墓失文種,突兀怪石疑防風(fēng)。
舟船駢比有宗侶,水云滃泱無始終。
雪花布遍稻隴白,日腳插入秋波紅。
興馀望劇酒四坐,歌聲舞艷煙霞中。
酒酣從事歌送我,歌云此樂難再逢。
良時(shí)年少猶健羨,使君況是頭白翁。
我聞此曲深嘆息,唧唧不異秋草蟲。
憶年十五學(xué)構(gòu)廈,有意蓋覆天下窮。
安知四十虛富貴,朱紫束縛心志空。
妝梳伎女上樓榭,止欲歡樂微茫躬。
雖無趣尚慕賢圣,幸有心目知西東。
欲將滑甘柔藏府,已被郁噎沖喉嚨。
君今勸我酒太醉,醉語不復(fù)能沖融。
勸君莫學(xué)虛富貴,不是賢人難變通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別字威明,唐洛陽人(今河南洛陽)。父元寬,母鄭氏。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樂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“元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