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涼須換熟衣”出自唐代李中的《秋雨》。
《秋雨》
唐代 李中
竟日散如絲,吟看半掩扉。
秋聲在梧葉,潤氣逼書幃。
曲澗泉承去,危檐燕帶歸。
寒蛩悲旅壁,亂蘚滑漁磯。
爽欲除幽簟,涼須換熟衣。
疏篷誰夢斷,荒徑獨(dú)游稀。
偏稱江湖景,不妨鷗鷺飛。
最憐為瑞處,南畝稻苗肥。
《秋雨》是一首唐代詩歌,作者是李中。詩人描繪了秋雨天氣的景象,表達(dá)了對秋天的感受和思念之情。
詩歌描寫了秋雨將整日散落如絲,將大半天掩住門扉的情景。秋雨的聲音在梧葉上響起,濕潤的氣息逼近書幃。曲澗中的泉水流向遠(yuǎn)方,危樓的燕子歸巢。在寒冷的夜晚,寂寞的蛩蛩蟲聲響徹著旅途壁壘,生滿荒蕪的石頭。草地上的苔蘚濕滑,在漁船的槳柄上沾了水。明涼的秋意要驅(qū)除壽命中的苦悶,換上更為厚實(shí)的衣裳。散開的篷簾上誰的夢被打斷了,荒蕪的小徑只剩下孤獨(dú)的徘徊。盡管這里的景色被稱為江湖美景,但也不妨礙魚鷺高飛的場景。最讓人憐愛的地方,是那塊南邊的稻田,稻苗茁壯肥美。
這首詩以秋雨的景象為主線,描繪了秋天的特點(diǎn)和氛圍。通過細(xì)膩的描寫,詩人將豐富的感受表達(dá)出來,并展示了對秋天的熱愛和思念之情。詩歌中詠史抒懷的意味深長,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,喚起了詩人對過往歲月和逝去人事的思念之情。整首詩運(yùn)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,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秋雨的清涼和蕭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