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及時戒衣裘”出自宋代程公許的《三伏中積雨如秋》。
《三伏中積雨如秋》
宋代 程公許
峨眉三日雨,客館六月秋。
幽懷無與娛,欹枕清夜游。
炎官失聲勢,萬木皆商謳。
一涼德我厚,耿耿何隱憂。
憂愁多白頭,頭白可復休。
積陰忤正氣,潢流冒崇邱。
世故莽難期,病根寧易瘳。
履霜不知戒,堅冰諒難尤。
天運不停機,明當火西流。
勿以余熱在,而忘晚歲謀。
家貧迫短晷,及時戒衣裘。
《三伏中積雨如秋》是宋代程公許的一首詩詞。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、詩意和賞析:
譯文:
峨眉山上連綿三天的大雨,
客館里的六月宛如秋天。
幽懷無法得到娛樂,
我側臥在枕頭上,在清夜中游蕩。
炎熱的官員失去了聲勢,
萬木都在歌唱商調。
一陣涼風擁護了我厚德,
我內心深深地隱藏著憂慮。
憂愁使我早早變成白發(fā),
然而白發(fā)卻不能帶來安寧。
積聚的陰云沖撞正義的氣息,
潢水流動,沖向崇山的腳下。
現(xiàn)實的險惡難以預料,
病根不容易治愈。
踩在霜凍上卻毫無警覺,
踏上堅冰也不免有過失。
天命無法停止運轉,
明天將會火燒向西方。
不要因為我還有余熱,
而忘記晚年的計劃。
家境貧寒,時間緊迫,
要及時戒除奢華的衣服和皮毛。
《三伏中積雨如秋》以峨眉山連綿三日的雨為背景,表現(xiàn)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和對社會現(xiàn)實的思考。詩中描繪了酷熱的夏天里,突如其來的秋雨,給人一種清涼、寧靜的感覺。然而,作者卻表示自己無法享受這樣的美景,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慮和困擾。詩中的“炎官失聲勢”,反映了作者對官場腐敗和失望現(xiàn)象的看法,而“萬木皆商謳”則傳遞出一種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贊嘆。作者抒發(fā)了自己的憂慮和疑慮,他希望社會能夠有更多正義和善良的力量。
詩中還涉及到個人的境遇和人生觀。作者提到自己的憂愁使他年紀輕輕便白發(fā)蒼蒼,然而白發(fā)并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安寧。這種對憂愁和現(xiàn)實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。詩的末尾,作者提醒人們在家境貧寒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,要珍惜時光,不要沉迷于奢華和虛榮。
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(xiàn)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觸動。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體驗的描繪,表達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(tài)度和對正義和善良的追求。同時,詩中也透露出對時間的警示,呼吁人們珍惜有限的生命和機會,不要追逐虛榮和享樂,而是應該以清醒的頭腦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