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萬籟涼蕭蕭”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秋宵辭》。
《秋宵辭》
宋代 白玉蟾
秋色何凄凄,奈此可憐宵。
銀河望不極,萬籟涼蕭蕭。
云花遠縹緲,月影寒寂寥。
一雁蹲滄洲,群螢飛斷橋。
仰盼蒼松枝,黯然不自聊。
《秋宵辭》是宋代詩人白玉蟾創(chuàng)作的一首詩詞。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凄涼的秋夜景象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之情。
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:
秋色何凄凄,
奈此可憐宵。
銀河望不極,
萬籟涼蕭蕭。
云花遠縹緲,
月影寒寂寥。
一雁蹲滄洲,
群螢飛斷橋。
仰盼蒼松枝,
黯然不自聊。
這首詩詞以秋夜為背景,表達了詩人在孤獨的夜晚感受到的凄涼和無助。詩中描繪了銀河蒼茫無際,萬籟涼蕭蕭,云花飄渺縹緲,月影寒冷寂寥。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凄美,深刻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孤寂和失落。一只孤雁蹲在荒涼的洲灘上,群螢在斷橋上飛舞。詩人仰望著蒼松的枝條,但仍然感到黯然和無聊。
這首詩詞以感傷的筆觸描繪了秋夜的凄涼景象,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之情。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,使整篇詩詞充滿了濃郁的秋意和凄美感。銀河、云花、月影等意象都與秋夜的冷寂相呼應,增強了詩詞的意境。
詩詞中的一雁蹲滄洲和群螢飛斷橋的描寫,進一步烘托了詩人的孤獨和無助。孤雁蹲在滄洲上,象征著一個人孤單無依的狀態(tài);而群螢在斷橋上飛舞,則暗示了人世間短暫而繁華的光景。這些意象的運用使詩詞的氛圍更加深沉,給人以思索和反思的空間。
最后的仰盼蒼松枝,黯然不自聊,則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郁悶和無聊。蒼松作為高潔、剛直的象征,詩人的凄涼境遇使其感到自身的渺小和無足輕重。
總之,《秋宵辭》通過描繪秋夜的凄涼景象和自然意象的運用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之情。這首詩詞以其悲涼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,引發(fā)人們對人生、孤獨和無奈等主題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