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游愚溪》
宋代 黃庭堅(jiān)
意行到愚溪,竹輿鳴擔(dān)肩。
冉溪昔居人,埋沒不知年。
偶托文字工,遂以愚溪傳。
柳侯不可見,古木蔭濺濺。
羅氏家瀟東,瀟西讀書園。
筍茁不避道,檀欒搖春煙。
下入朝陽巖,次山有銘鐫。
蘚石破篆文,不辨瞿李袁。
嵌寶響笙磬,洞中出寒泉。
同游三五客,拂石弄潺湲。
俄頃生白云,似欲駕我仙。
吾將從此逝,挽牽遂回船。
黃庭堅(jiān) (1045-1105),字魯直,自號(hào)山谷道人,晚號(hào)涪翁,又稱豫章黃先生,漢族,洪州分寧(今江西修水)人。北宋詩人、詞人、書法家,為盛極一時(shí)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,而且,他跟杜甫、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黃為其中一宗)之稱。英宗治平四年(1067)進(jìn)士。歷官葉縣尉、北京國子監(jiān)教授、校書郎、著作佐郎、秘書丞、涪州別駕、黔州安置等。詩歌方面,他與蘇軾并稱為“蘇黃”;書法方面,他則與蘇軾、米芾、蔡襄并稱為“宋代四大家”;詞作方面,雖曾與秦觀并稱“秦黃”,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(yuǎn)遜于秦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