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于自我效能感的影響因素,自我效能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,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,現(xiàn)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1、自我效能感理論 自我效能感( self-efficacy),也稱社會認知理論(social cognitive theory)或社會學習理論(social learning theory),是指個體對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(wù)的一種信念。
2、:自我效能水平越高,個體對自己成功完成任務(wù)就越有信心。
3、所以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困難的情境中,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可能降低甚至干脆放棄他們的努力;相反,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則會加倍努力迎接挑戰(zhàn)。
4、另外,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面對消極反饋時反而更加努力,積極性也更高;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面對消極反饋時會降低努力的水平。
5、管理人員該如何原助員工達到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?那就是把目標設(shè)置理論和自我效能感理論結(jié)合到一起。
6、 目標設(shè)置理論和自我效能感理論并不是互相排斥的,而是互補的。
7、當給員工設(shè)置困難的目標時,他們就會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,同時也會給自己設(shè)置更高的績效目標。
8、為什么會這樣呢?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給人們設(shè)置困難的目標能夠向他們傳達一種自信的力量。
9、例如,如果你的老板給你設(shè)置了一個高水平的目標,你了解到這個目標高于他為你的其他同事所定的目標,你會如何來解釋這件事情呢?只要你不認為自己被作弄,你就有可能會想,“嗯, 我猜我的老板一定是認為我有能力比他人做得更好。
10、”這便進入了心理上的處理過程階段,你就會變得更加自信(高自我效能感),然后就會設(shè)置更高的個人目標,讓你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其他場合都表現(xiàn)得更好。
11、 艾伯特?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,并且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提高自我效能感: 1.過去的成功經(jīng)驗(enactive mastery) 2.替代榜樣(vicarious modeling) 3.口頭說服(verbal persuasion) 4.喚醒(arousal) 班杜拉指出,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的資源就是過去的成功經(jīng)驗。
12、過去的成功經(jīng)驗是指獲得與工作或任務(wù)相關(guān)的經(jīng)驗。
13、如果我們曾成功地完成一份工作,那么我們就更加自信,將來也能夠完成這份工作。
14、 第二種資源是替代榜樣——當看到別人完成某一任務(wù)時,就會變得更加自信。
15、例如,如果我的朋友減肥成功,我就更加堅信我也可以減肥成功。
16、當你與所觀察的人很相似時,替代榜樣最為有效。
17、觀看老虎?伍茲高難度的一擊并不會增加自己在這方面的自信,但是如果觀察一個與自己有相似問題的高爾夫球手,就會更有說服力。
18、 第三種資源是口頭說服。
19、他人的說服使你相信你具備成功的必要技能,因此就會變得更加自信。
20、勵志型演講者就經(jīng)常采用這一策略。
21、 最后,班杜拉認為喚醒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。
22、喚醒使得個體處于興奮狀態(tài),驅(qū)使他們完成任務(wù)。
23、他們變得興奮,表現(xiàn)得更好。
24、但是,如果喚醒與工作是不相關(guān)的,就會影響績效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畢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